聚焦全國兩會 | 深總首長話心聲,獻良策,說期盼

2025-03-10

        一年自春始,實幹開新局。隨著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的圓滿閉幕,以及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於明日落下帷幕,我們見證了一系列關乎國家發展與民生福祉的重要決策和深刻討論。深總會長鄧清河及一眾首長們作為全國政協委員、全國人大代表踴躍發言,對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高度評價,並結合香港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建議。

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:

全國政協教科衞體委員會副主任、深總會長 鄧清河


全國政協委員、深總基金會會長兼常務副會長 王明凡

李強總理在報告中強調,中央政府會繼續支持香港、澳門發展經濟、改善民生,深化國際交往合作,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保持香港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。身為港澳界別委員,我備受鼓舞,深感振奮。香港和澳門要繼續發揮自身優勢,為祖國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

為了進一步發揮雙重作用,並做好履職工作,我建議:第一,結合自身特色,發揮獨特優勢,助力香港成為全球科技文化戰略新高地,引領港澳青年在新時代積極投身祖國建設。

第二,積極搭建科技與文化交融的國際傳播平台,深化國際交往合作,多語種、多渠道講好中國故事,彰顯當代中國科技文化軟實力。

全國人大代表、深總常務副會長兼大灣區創新科技委員會主任 冼漢廸

政府報告提出,全面提高人才隊伍質量,包括重點領域急需緊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;以及完善海外引進人才支持保障機制,優化外籍人才服務等。我建議:

一是建立互認資質和差異化培訓的平台,在特定區域、指定領域開展培育灣區統一認證的服務業規範。

二是打造國際人才社區,加快人才公寓建設,設立「一站式」政務窗口,提供工作許可、居留簽注等快捷辦理,提供粵語、英語等多語種服務。

三是對於每年在河套合作區工作滿183天的內地人才,提供自主選擇適用香港稅制的權益,以增強人才吸引力。

全國政協委員、深總常務副主席 林曉輝

2025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,金融領域的部署體現了「穩中求進、防範風險、服務實體」的總體思路。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加強金融合作,是順應時代發展、實現互利共贏的戰略選擇。在報告指引下,通過數字金融、養老金融、科技金融等多領域的協同發力,以及監管規則的銜接、人才的培養與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,香港不僅能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,還將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共同構建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金融市場,為大灣區乃至全國的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。

全國政協委員、深總常務副主席 莊紫祥

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總結成就部署工作,增強信心指明方向。今年是「十四五」規劃收官之年,也是「十五五」規劃開局之年。

我們要充分發揮委員作用,旗幟鮮明,立場堅定,深刻領悟「兩個確立」、做到「兩個維護」。要堅持黨的領導、統一戰線、協商民主有機結合,始終貫徹中央整體部署,推動中央重大決策,緊密團結行動一致凝聚共識,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,加強調研,了解社情民意,議政建言,提出有前瞻性、針對性、科學性、可操縱性的高質量對策和提案。

全國政協委員、深總副主席 董吳玲玲

香港要在北部都會區起步、建設國際教育樞紐等方面實現突破。我建議:

一、支持香港行業組織、協會發起成立智庫機構,協助特區政府進行政策咨詢和市場調研。

二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推動與大灣區城市互聯互通,發展與新質生產力相關的新興產業,打造區域經濟新引擎。

三、推動內地與香港教育合作,實現兩地教育資源共用互補,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教育樞紐的吸引力。

四、大力支持口岸經濟、東部旅遊走廊發展和深港聯動的消費、旅遊新業態。